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
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华蓥高腔”传承基地
来源: 作者:民俗博物馆稿件审核 时间:2020-06-08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于201712月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华蓥高腔)传承教育基地的单位

重庆市华蓥中学始建于1958年,位于渝北区茨竹镇,是重庆市重点中学。近年来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促进华蓥高腔的传承与发展。

一、学科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一是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结合学校学生生活实际,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二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安排专门的课时学唱华蓥高腔让学生走进并了解华蓥高腔,通过课堂发现具有传承潜质的学生成立华蓥高腔学生社团,提升学生演唱表演能力。三是创编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华蓥高腔,利用传统节假日活动,积极参加市区级演出活动,实现华蓥高腔的推广。有重庆市华蓥中学校音乐教师毕杰参加的华蓥高腔《丝瓜花、南瓜花》在渝北茨竹首届华蓥山歌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部分师生参加渝北茨竹首届华蓥山歌大赛


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由学校教科处牵头,严格落实专家引领、名师研究、同伴互助、实践展示、观摩学习的教学研究模式,定期开展培训交流与课例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展开。通过讲座、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更新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广大教师的环保意识,使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转变。先后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华蓥高腔传承人王远召、胡林到学校教老师唱华蓥高腔

 

华蓥高腔市级传承人王远召胡长林教老师唱华蓥高腔


三、注重传统文化课题研究。2016年6月重庆市华蓥中学校成功申报了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艺术教育实践策略研究》,该课题将对把华蓥高腔引进音乐教育实践进行探索。2017年7月重庆市华蓥中学校申报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地方非遗华蓥高腔在学校美育实践中课程化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将对华蓥高腔在学校课程化、普及化进行具体的研究。重庆市华蓥中学校音乐教师毕杰撰写的《华蓥高腔的传承以及在重庆渝北中小学美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在《科研》(2015年第八期)上发表。


 李蕊君《品山歌之魂 唱华蓥之韵》音乐课


四、传统文化教育设施。学校拥有具备一定规格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固定场所,而且建筑规划与设计符合华蓥高腔标准要求。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设备齐全,规格高,配备有专门的音乐教室3间,表演室、形体室各两间,学校图书馆藏书40000 余册,多媒体实现班班通,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配备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实验器材、报刊、书籍、影像宣传资料,并对外开放,提供下载和免费观看。相关设施设备且设施设备保持良好使用状态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华蓥高腔市级传承人胡长林到校教学生华蓥高腔


== 附件下载==

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
Copyright © 渝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0047号-1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双龙大道二支巷     邮编:401120    联系电话:023-67821596 本站访问量:1827658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316号
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 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